查看原文
其他

中宣部再出重拳,严控出版质量,以后出书更难了!

点击关注→ 音乐名师大讲堂 2022-05-02




继普刊整改后,中宣部再出重拳,严控出版质量,2020年全国出版社书号再次缩减15-30%,这预示着2020年出书价格再度飙升。


出书到底有多难?难在哪里?今天小编就来仔细说一说:

难在政策上

01


图书属于是意识形态领域,长期以来受国家管控和审查。


一本书,出版社先报送选题到所在地的省级出版管理部门,审核通过后,再由省级部门统一报送总署,总署再统一核发书号和cip数据。


以前呢,书号不受限制,报多少只要符合出版要求就可以批多少。


2018年以后则是控制了数量,而且国家现在开始严控质量关,如果被新闻总署抽查到不合格的图书,该出版社的书号供应量会递减30%。


这个现象是从2017年10月份开始的,你是不是也有发现,自己的书号申请好像异常的慢?


以前只要出钱就能出书、花低价钱出书的年代已经过去了,现在,能下号就已经谢天谢地,实在太难了!


据内部消息,2018年国家削减书号10万个,相当于在2017年约30万个书号的基础上削减了三分之一。现在书号再次成为一种稀缺资源,取得书号成了一个最大的问题。


2020年,有关部门再度出手,严控出版质量,以后全国出版社书号可能会再次缩减15-30%,书号申请只怕会更难了。

难在竞争上

01


是的,出书可以用来评职,已经成为很多老师晋升的第一选择。


一本著作,分量和核心期刊不相上下。但是核心大部分老师都是无缘发表的,为了增加权重,出书就成为了新宠。


出版著作的优点在于:


1

出书比较稳定,没有换届一说。

北核目录是3年换届,南核是两年换届,每到换届的时候都必然要担心一下,“究竟自己发的刊物能不能被下一届核心收录呢?”相反,出书就不会,像全国百佳出版社向来都是比较稳定的。

2

出书分量较高,时间相对来说比较好把控。

以同等分量的核心来说,它的时间在8-14个月左右,而且就算录用了后期也不一定能顺利出刊,临门还有可能不进球呢。出书相对来说时间没有核心这么长,虽然书号比较难申请,总好过核心的情况。


因为现在选择出书的人多,而每个出版社的书号又是极其有限的,难免就会出现僧多粥少的情况,越是到后期出书越是难。

难在出版上

01


出书,费用是作者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。近年,由于大气污染问题,国家环保部门加强了对造纸业等污染行业的直接干预。


每逢出现或即将出现大气污染问题,环保部门就要求造纸厂停产、减产,直接影响到纸张生产与产量,导致纸张价格大幅上涨。


2017年以来,每吨纸张价格较以往上涨2000-5000元不等,遇上纸张原材料供应淡季,有些纸张价格涨幅更高。


印刷业的情况也不容乐观,印刷过程对大气也有一定的污染,因此印刷厂也经常被环保部门要求停产、减产,这就导致了印刷周期大幅延长。以往7-10天能印刷完的图书,现在至少要30天左右才能印刷好,碰上特殊情况的,可能印刷时间要更长一些。


再一个原因,还是为了环保,印刷厂需要不断改进技术、加大环保材料的投入,所以印刷成本噌噌上涨,不少企业已经关停,剩下的不得不提高费用。

难在心理上

01



有的作者会觉得,“哎呀,出书,还要写书稿,还要弄查重,就比较麻烦,好难的。”


出书是难,但是千万不要有心理压力。难道发核心不难吗?发核心查重要求不高吗?


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容易的,但是也没有一件事是难的。只要你去做了,发现难点才能解决难点,不然,永远也翻不过一座山的。


难,不是最可怕的,怕的是你永远都不去行动。





扫码邀您入群一起学习  交流

分享网络时代红利 

与音乐名师“面对面”


素材源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


更多精彩:

点亮“在看” 名师相伴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